NBA常規(guī)賽還未開始,軍備競賽仍然開展的如火如荼,洛杉磯快船隊又一次成為了“休賽期總冠軍”,他們再度集齊了一套非常經(jīng)典的明星陣容——哈登+比爾+倫納德+科林斯+祖巴茨。
甚至替補陣容中,還有大洛佩慈這樣的人物,以及傳聞無限接近簽約的克里斯保羅。
事實上,如果這套陣容年輕五歲的話,那么,總冠軍幾乎是快船隊的囊中之物了,但很可惜,這套陣容中年齡帶來的隱憂同樣非常巨大,所以,他們究竟能不能如外界猜測那般在西部拿到非常優(yōu)異的成績,還真是一個未知數(shù)。
接下來,我們來客觀分析一下,快船隊“豪賭”布拉德利比爾,交易到科林斯的操作,是補齊短板,還是制造新的“巨頭困境”?或者說,這套陣容能不能沖出西部呢?
只說優(yōu)點的情況,這套陣容的紙面實力無可挑剔。
首先,柯林斯以及大洛佩茨的補充優(yōu)勢。
快船隊與熱火隊、爵士隊做出三方交易,他們付出鮑威爾+次輪,換來了多年來的薄弱位置球員,一個2米06的只有一年合同的年輕大前鋒。
2024-25賽季,科林斯場均出戰(zhàn)30.5分鐘,砍下19分8.2籃板1搶斷1蓋帽的數(shù)據(jù),投籃命中率是52.7%,三分球命中率39.9%,罰球命中率高達84.8%,可以說,達到一個普通明星的水準。
我們先從紙面上的優(yōu)點出發(fā),他年輕還能跑能跳,得分手段豐富,完全可以承擔起進攻與協(xié)防的責任。
此外,快船隊還簽了祖巴茨的替補,兩年1800萬的大洛佩慈,可以說,快船隊這么多年中從未如此的重視過內(nèi)線球員的選擇,這一次他們對禁區(qū)的保護出人意料的強悍,從這個角度來說,這其中可能不乏范甘迪帶來的影響。
這兩個操作給快船帶來了豐富的禁區(qū)選擇,不僅保證內(nèi)線在48分鐘內(nèi)都有人鎮(zhèn)守,還利用柯林斯與大洛佩慈的投射帶來了空間點,豐富了球隊戰(zhàn)術。
當然,最讓人覺得驚喜的還要看近期的一筆簽約,據(jù)知名記者Shams的報道,布拉德利比爾在澄清期結束后以一份為期兩年,價值1100 萬美元的合同加盟快船,該合同帶有球員選項。
其次,比爾的加盟帶來的底氣。
比爾的加盟完美彌補了鮑威爾離去,球隊空缺出來的得分空缺,快船隊的火力沒有出現(xiàn)絲毫減少,甚至從球星等級以及球隊發(fā)展來講,鮑威爾換比爾+柯林斯+大洛佩慈,簡直是大賺特賺。
為什么這么說?
因為鮑威爾的離去幾乎不可避免。
雖然鮑威爾在哈登身邊常規(guī)賽一度打出場均20+的高效得分水準,但這并非完全是依靠他的能力。
這與球隊缺少得分手有著很大關系,喬治離開,倫納德受傷休戰(zhàn),鮑威爾成為了哈登外線傳球助攻的唯一選擇,也成為教練組布置外線進攻戰(zhàn)術的唯一選擇,這就導致球隊實際上是無限放大了鮑威爾的優(yōu)點。
甚至于他們還在防守端靠著哈登+鄧恩+祖巴茨的合作,不斷彌補鮑威爾的弱勢,將他的缺點完全隱藏。
不過,這畢竟不是鮑威爾的真實水準,很難延續(xù),當科懷倫納德回歸,但季后賽強度上漲,失去了戰(zhàn)術地位+無限出手的鮑威爾立刻成為“寒冰射手”。
快船隊也因此系列賽中不敵掘金隊,所以,為了不重蹈覆轍,快船隊勢必是要送走鮑威爾做出改變的,只不過,管理層的操作太過驚艷了。
如果單純從紙面出發(fā),或者說,只從優(yōu)點來看,比爾是完全可以填充鮑威爾的火力的,這源于他這么多年生涯的進攻手段以及得分數(shù)據(jù)帶給外界的信心。
即便上賽季他在太陽隊與布克、杜蘭特一起被同質(zhì)擠壓的十分困難,得分依舊在兩位數(shù)以上,而且比較高效,這就說明,他是有足夠的得分手段來應對壓力的。
除去自身手段優(yōu)秀外,比爾也能與超級控衛(wèi)合作,20-21賽季的比爾與威少合作,幾乎打出了自己的巔峰賽季。
當賽季的比爾在無球一端,有大量的繞無球掩護終結戲份,也有一定的定點進攻,甚至在需要時還有不錯的擋拆后攻堅能力以及處理球的能力,這無疑是明星層級的。
這就給快船隊帶來了更多的進攻選擇,讓對手無法再輕易的限制他們的外線火力。
所以說,從紙面上看,快船隊的操作簡直“驚喜”,替補中鋒+足尺寸4號位+2號位火力升級。
這樣,就差替補控衛(wèi)的引進,便能為快船休賽期的引援畫上句號,而這個人選大概率會是克里斯保羅。
就紙面實力而言,保持健康狀態(tài)下的快船在這個休賽期無疑使得實力更進一步,這也將西部格局繼續(xù)攪亂。
但是,比賽不會單純的去看紙面實力以及陣容優(yōu)點,想要沖擊最后的獎杯,還需要分析人員配置的缺點,以及球員之間的默契甚至是球員們的團結程度以及整體心態(tài)。
那么,快船隊在這一點上,有什么問題嗎?
缺點分析,快船隊在西部有競爭力,但沖擊最后獎杯有一些環(huán)節(jié)難解決。
首先就是約翰科林斯的防守+三分出手數(shù)問題。
雖然看起來他是球隊一直期盼的空間四號位,但實際上,他沒有那么的“優(yōu)質(zhì)”,畢竟,是被老鷹隊與爵士隊接連甩賣的球員,只能說填補快船的空缺確實足夠了。
科林斯身高2米06,臂展達到2米11,有一說一,他的肩寬不足影響到臂展,這數(shù)據(jù)真的有些差了,即便不和弗拉格這種2.06身高臂展2米24的比,就算是2米16的合格線,他都沒達到。
臂展短帶來的問題就是護框以及防守問題,雖然他的身體素質(zhì)不錯,彈跳能夠彌補一些劣勢,但畢竟他不是格里芬這種“彈跳無敵的短手怪”。
也就是說,他的防守大概率只能貢獻一些出其不意的蓋帽或搶斷,常規(guī)防守與撲出去,甚至協(xié)防掃蕩層面都沒那么信任。
這也是為什么他在老鷹隊越發(fā)不受重視的原因之一,進攻戲份少了后,便作用不大了,換句話說,防守基本盤略差。
當然了,在快船隊有祖巴茨或是大洛佩慈鎮(zhèn)守,大概率是不需要他做出護框選擇的,他只要利用身高去嘗試填補防守輪換的空缺即可。
除去防守問題外,柯林斯的投籃問題也需要重視,雖然他三分效率達到4成,但場均1.4次的出手數(shù)太少,按照他整個生涯的三分效率來看,35%左右是合理水準,也就是說,他不是屬于那種優(yōu)質(zhì)三分點。
在爵士數(shù)據(jù)出眾,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戰(zhàn)術地位的傾斜,大量擋拆戰(zhàn)術讓擁有優(yōu)秀順下能力的他如魚得水,如果快船想要依靠他的三分打擊對手,或許會有些失望。
當然了,這是在他與祖巴茨合作搭檔的情況下,如果他與洛佩茨搭檔,那么,即便兩個三分點的產(chǎn)銷都不算多,卻也足以拉開空間讓對手頭痛了。
其次,是比爾的健康+防守+打法問題。
如果說科林斯的優(yōu)缺點明顯,但對于快船隊的影響依舊是正面的話,那么,比爾的問題就很難評價了,在優(yōu)點方面,比爾是真的能增強快船火力,但缺點方面一樣能讓快船出現(xiàn)高難度局“癱瘓”局面。
比如比爾的健康,快船本身就有高強度輪休的科懷倫納德,而比爾的傷病問題同樣頻繁(自20-21縮水賽季后再未出戰(zhàn)超過53場。
也就是說,快船必須依靠陣容深度熬過82場常規(guī)賽,同時保證比爾和倫納德不會在季后賽受傷。
還有就是比爾的戰(zhàn)術地位問題,哈登曾經(jīng)給比爾聯(lián)系,希望他加盟,從這個角度來看,比爾來快船隊勢必要首發(fā)且有一定的戰(zhàn)術地位。
布拉德利比爾的經(jīng)紀人談加盟快船的原因:“快船愿意給他足夠的發(fā)揮空間,期待他能打出全明星級別表現(xiàn),你需要讓他做自己。不然的話,沒辦法讓他發(fā)揮出最佳水平。”
在太陽隊時,比爾減少了自主進攻,這顯然影響了比爾“做自己”。
從進攻方面來看,比爾無球能力不錯,喜歡無球跑位繞掩護,溜到罰球線區(qū)域接球,可以定點投籃,但很多人卻忽視了他的無球打法,其實是更喜歡運一步再投,這也是他與鮑威爾不同的地方。
上賽季他的控球時間、前場觸球次數(shù)也是排在側翼球員前列,而且,比爾很喜歡高位要擋拆中距離投籃,所以說,相對于做一個哈登、倫納德之外的副攻手,比爾必然想要索要更多的戰(zhàn)術布置來“做自己”。
對于快船來說,擁有“哈登、比爾、倫納德以及科林斯”四個得分點后,祖巴茨的進攻權重是否要給這些人讓步,這同樣值得考量。
從防守層面來看,比爾+搭檔鄧恩解決外線領防問題,但三后衛(wèi)的組合,鋒線位置非常吃虧;至于比爾搭檔科林斯,那么,大概率是比爾與倫納德輪流領防,可倫納德的健康程度確實早已不支撐他攻守全能了。
至于比爾的防守,大部分時間的領防者任務還是有一些壓力存在的。
其實,比爾最合理的還是做第六人,充分放開他持球創(chuàng)造得分的能力,替補席比爾、博格丹,瓊斯,巴圖姆,大洛替補,無疑很容易拿分。
快船的最后補強。
名記Bobby Marks在一檔節(jié)目中談到了快船的操作,“快船的補強遠未結束。雖然快船現(xiàn)在只能用老將底薪來簽約保羅,但保羅若回歸將成就一段佳話。這能增強后場深度?!?/p>
說實話,快船隊的補強確實針對性明顯,將自己的弱勢地方填補的嚴嚴實實,但最后比賽還是看的球員們的默契配合以及教練的戰(zhàn)術調(diào)整等等因素。
西部賽區(qū)實在是太過于“內(nèi)卷”,拿下杜蘭特的火箭隊,補充了第六人與替補中鋒的掘金隊,包括核心陣容保留的冠軍雷霆都是“大敵”,雖然快船陣容有一定威懾力,但想要沖出西部,并不是那么容易。
其實,這么多年,一直困擾他們的從來不是實力問題,而是健康問題。
對于快船來說,只要健康,一切皆有可能。